太空望遠鏡拍到恆星誕生
32億光年外物質 燦爛如一抹火舞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3年12月20日

【蔡佳玲╱綜合外電報導】大批天文學家十八日齊聚美國航太總署

NASA的華府總部,興奮地解讀史上體積最大、最精密的紅外線太空

望遠鏡,升空三個多月後傳回的首批影像,它們的清晰畫質和驚人

內容「讓天文學家夢想成真。我們住在一個棒得不得了的世界!」 

造價六億七千萬美元,相當於兩百二十八億台幣的這架紅外線太空

望遠鏡,原名「瑟提夫」(SIRTF),NASA為紀念六十年前即提出「

繞行地球的太空望遠鏡」概念的美國天文學家李曼史拜哲(Lyman 

Spitzer),昨天宣布將之更名為「史拜哲太空望遠鏡。」

「史拜哲太空望遠鏡」八月底從佛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時,即號

稱將以空前敏感的紅外線偵測器,在宇宙間尋找最古老、最遙遠、

過冷、和被氣體或星塵覆蓋的物質。 


不受星塵遮蔽物影響 

十八日多位天文學家齊聚NASA,對著首批影像相覷之餘驚嘆連連,

直呼這座功力超強的望遠鏡「將改變人類研究天文的方式!」另一

學者威納也稱,史拜哲太空望遠鏡「為我們回答以前壓根沒想過的

問題。」

這些美麗、細膩、又壯觀的影像,包括散發紅光的恆星孕育場,漩

渦狀、恆星遍布的M81星系,行星形成過程產生的平圓碎片,以及

距離三十二億光年外的有機分子等。

其中恆星孕育場像極了宇宙中一抹即興火舞,過去一般太空望遠鏡

受星際間的星雲所阻,根本無緣清楚捕捉新生星團的孕育詳情。天

文物理學家法吉歐說,「史拜哲太空望遠鏡讓我們得以解剖各星系

,進行組成解析。過去我們沒能力這麼做,未來我們歸類星系的方

式將產生變化,」。至於那三十二億光年外的有機分子,康乃爾大

學研究人員虎克表示,他曾在人類身處的銀河系發現過,但「從未

見諸如此遙遠的星際。」 


美宇宙觀測計畫展開 

史拜哲太空望遠鏡是美國航太總署「宇宙四大觀測計畫」的完結篇

,它們就像高懸太空的四座天文台。之前三座分別是在一九九○年

發射的哈柏太空望遠鏡、九一年的康普頓伽瑪射線觀測站、九九年

的錢德拉X射線觀測站。第四座到位並開始運作後,「未來五年,

新發現將如洪水般湧入!」等不及要探索宇宙、見識未知的天文學

者虎克如此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