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銀河系十分之一的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

2004年1月2日

新浪科技訊 

據《新科學家》雜志1月2日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新的調查結

果顯示,銀河系中十分之一的行星可能具備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這些行星的平均“年齡”大多比太陽早10億年,從理論上講,在這

個時間段,任何生命都有足夠多的時間進化。 
 
銀河的“銀河可居住區(GHZ)”這一概念最早是於2001年提出的。

如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查爾斯-利尼韋弗和他的同事們

通過研究銀河系演變的詳細模式,繪制出了被認為是復雜生命存在

所必需的4個重要因素的時間空間分布圖,最終定義了利於生命存

在的GHZ。利尼韋弗說:“我們正在研究我們認為是生命存在最需

要和最保守的必備條件,但這些條件卻是非常、非常基本的。”

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個圓盤形狀的可居住區大約出現於80

億年前,距離銀河系核心約25000光年。GHZ擴展的速度一直比較緩

慢,一些40億年前出現的行星也在這個區域內。銀河系中的所有行

星有近10%都在GHZ之內。

不過也有研究人員稱,由於對生命存在的條件了解甚少,因此這種

圖表方式并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美國馬里蘭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

所的馬里奧-利維奧告訴《新科學家》說:“我們幾乎不了解生命

的起源,更別提復雜生命的進化。到目前為止,探討可居住區的問

題還非常非常困難。”

利尼韋弗強調說,他的研究小組并不是已確定GHZ內有可能存在陸

地外復雜生命,“我們所說的是,這是一個最有可能存在復雜生命

的區域。”利尼韋弗的研究小組認為GHZ圖中的第1個因素就是太陽

系中主行星的存在。第2個因素是構成類地行星的足夠多的重元素

的存在。第3個因素是距離爆炸超新星足夠遠的安全距離。第4個因

素是具備生物進化的足夠時間。利尼韋弗研究小組認為生命進化的

時間最少也要40億年左右,因為這個時間段是復雜生命在地球上出

現的時間。

利尼韋弗說,他們未來的研究工作將是測試其中幾個因素的重要性

。迄今為止,他們只發現大約1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而且這些

行星全部是像木星一樣的氣態巨星。不過美國宇航局計劃於2013年

發射類地行星探測器,這將標志著尋找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開

始。 (楊孝文/任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