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光明中進入更寧靜的未來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4年4月22日

(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道)

對某些人來說,美國近年來幾百萬人報告出的瀕死體驗,是瞭解另

一世界的視窗。對另一些人而言,僅僅是一種安慰的幻覺。幾個小

規模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瀕死體驗中關於充滿金色光芒的神秘隧

道,可能是人體對創傷心理壓力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紐約時報四月十三日安那海德•奧康納(ANAHAD O’CONNOR)報

道﹐一項研究顯示,有這種瀕死體驗經歷的人,遠遠比研究者預期

能更好的應付壓力。科學家也發現了每個人應對機制的核心中神經

系統和生物系統的差異。「我們發現有這種經歷的人與人們想像的

恰恰相反,」亞利桑那大學的博士生Willoughby B. Britton 說,

她是四月版的《心理科學》中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們不太會

選擇逃避壓力。」

幾乎所有的人,在他人生的某一時刻,會感受到大災難之後瞬間的

恐懼和懮慮。對那些像是有創傷後壓力症的人,這種影響可能會持

續幾年,往往會突然顯現,做噩夢或感情麻木。

但是那些有離體體驗的人,比如休斯根太太,她在三十四年前遭受

了一次幾乎致命的流感疫苗反應,展示了相反的一面。他們的生活

徹底改變了。他們轉換了職業,接受了新的價值觀。從前的懮慮徹

底消除了。

三十多年前卡琳•休斯根(Carlene Huesgen)感到自己脫離了軀

殼,浮到醫院的天花板上,並飄向一束亮光。從那以後她就不再畏

懼死亡。「我肯定有來世,」六十一歲,家住圖森(Tucson)的

休斯根女士說。「死亡是不存在的。」

有感於缺乏這方面的科學資訊,Britton女士和另一位同事對兩組

人進行比較,一組有瀕死體驗,包括休斯根太太,另一組沒有這種

體驗。

科學家假設瀕死體驗組的大腦活動狀態會與那些側頭葉癲癇病人相

似,這些病人經常描述發病時靈魂出竅的情景。但是,這種異常的

腦部活動,並不像癲癇病例中有時出現在右側頭葉。相反的,幾乎

都出現在左側頭葉。

心理學測試顯示,參與者的生理性差異與研究者稱為「主動應對機

制」相關。在壓力下,他們更會迎難而上。這項發現與先前的研究

相矛盾,先前研究表明有意回避創傷經歷的人更容易發展成創傷後

壓力症。

弗吉尼亞大學的精神病醫生,Dr. C. Bruce Greyson,在他的研

究中也有類似發現。在兩項對幾百位瀕死體驗者的研究中,Dr. 

Greyson驚異的發現他們幾乎沒有排斥現實的跡象,這種行為通

常被稱為感知分離。「他們仍處于正常範圍,」 Dr. Greyson 說

「事實上,有瀕死體驗的人比其他人更加健康一點。他們像是有積

極的應對技能。」

他說,「我們不知道是否因為某些人的特定性格引起瀕死體驗(N

DE)﹐或者因由瀕死體驗而形成了這種性格。

但答案可能很快就會明朗。在今年開始的一項研究中,Dr. Greyson 

在大一群心臟病患者動手術植入自動電擊器前約見了他們。在手術

中,將使患者的心臟短暫停頓,這使一些人進入瀕死體驗。幾個月

後,Dr. Greyson 將再次約見他們,尋求任何瀕死後的反應。「有

許
多的東西需要測量﹐懮慮,抑鬱,調節,對死亡的接受力,」他

說。「我們僅僅觸及到了表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