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謎:人到底有沒有“第六感”

資料來源:千龍網

2004年4月22日

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認為,人有五種感覺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但是,生活中許多人都相信還

有“直覺”,或者“第六感”的存在,尤其是女性。“第六感”到

底存不存在?科學家至今不能給我們確切的回答。 


            實驗中閃現第六感 

“第六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有些人對“第六感”的存在深

信不移,而有些人卻認為是無稽之談。加拿大心理學家羅納德﹒任

辛科近期進行的一項實驗也許能為“第六感”的爭論增加一些注解

。 

羅納德﹒任辛科的實驗中,實驗對象被要求觀看在計算機屏幕上閃

現的一系列圖像,每個圖像在屏幕上停留大約1/4秒,接著被短暫

的空白灰屏所取代。40名實驗對象被分成兩個組,其中“實驗組”

觀看到的圖像之間存在細微的差別,而“控制組”前后看到的圖像

則是完全相同的。結果顯示,“實驗組”中有12人、在504次測試

中,有82次報告說,在他們能確認圖像發生的是什么變化之前,他

們已感覺到圖像發生了變化。而在“控制組”中,同樣的被測人員

確信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對兩種實驗的反應確實是不同的。 

任辛科分析說,我們的視覺系統能產生一種強烈的深度感覺,它能

察覺到某物已經發生了變化,即使我們的智力難以對該變化進行形

象化處理,并且不能說出發生了什么變化,或哪里發生了變化。因

此,任辛科提出,“相信第六感存在的人,可以從這一現象中找到

很多解釋”。盡管目前他還無法從物理學上解釋“心智直觀”是如

何產生的,但是他認為可以使用腦掃描技朮來確認它的存在。 


            第六感是無意識的認知?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視覺研究員丹﹒西蒙斯認為,任辛科的發現“

或許標志著一種前所未知的、有趣的‘注意機制’的存在”,在區

分精確感覺和盲目相信的工作上,任辛科的研究邁出了重要的第一

步。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認為,任辛科的研究

方法比較奇特,結果值得探討。但是按平常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去審

驗其結果,可以發現,任辛科得出的結果似乎無太大的意義,因為

按統計分析的一般規律,此結果沒有普遍性,不足以成為一個科學

的結論。 

北京大學心理系主任韓世輝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變了,

但不知道哪里變了”這一類的感覺,可以從意識的角度來解釋。人

接收來自外部的信息后,大腦即對信息進行加工,有些信息可以到

達意識層次,有些則不能達到,但有時往往是后者改變了人的行為

方式。任辛科的研究結果,用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方

式,也可以做出一些解釋。但是,對心理學研究來說,“第六感”

有點像UFO、外星人一樣,沒有直接的証據表明它存在,卻又有相

當部分人相信它的存在。 


            來自認知心理學的解釋 

心理學源于古希臘的西方哲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對行為

和心理歷程的研究科學。上世紀50年代末,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

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形成,利用信息加工的概念改

造傳統心理學的發展成為趨勢,認知心理學在60年代正式形成,70

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認知心理學將人看作是

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是對內外刺激決策

與選擇中所得到的內部表征,它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

、存儲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

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

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信息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

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 

假定一個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時間很短,比如一毫

秒,那么這個人就不會看到什么,這說明知覺不是瞬時的﹔投射時

間長一點,比如五毫秒,那么這個人就會看到某種東西,但不知是

什么,這說明知覺產生了,但辨別尚未產生﹔如果投射時間長度足

以使人看出這個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還是F或K,那么這個

人就產生了部分的辨別。這樣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任辛科的實驗中

,實驗對象能夠憑直覺感到前后看到的圖象發生了變化,“第六感

”也許就是一種不完整的認知。 


            來自認知神經學的解釋 

現代生理學、生物技朮、特別是腦構像技朮和神經科學的新理論、

技朮與心理學的結合,產生了認知神經科學,它可以將心理學的過

程用腦代謝功能成像圖顯示出來。 

認知神經科學發現,每一種感覺都是有其神經通道的,比如,人后

腦勺的視覺皮層,參與視覺信息加工,運用腦成像技朮,可以看到

視覺受到外來刺激后腦形態變化的情況,看到大腦不同的部位在不

同的刺激下是如何反應的。 

一位名為Navon的心理學家在80年代中期曾經利用PET技朮(正電

子發射層描技朮,可測定區域性腦代謝率、腦血流和葡萄糖吸收率

)進行一項視覺研究:大腦是如何加工整體知覺和局部知覺的。他

的方法是讓試驗者辨認用小“H”和“S”組成的大“H”、“S”

圖案,結果發現:辨認大字母的時間比辨認小字母所需的時間要短

。由此,產生了“整體優先性”之說,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對事物

先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才會認識到其局部的特點。后來,又有

專家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通過氧合血紅蛋白順磁性測動脈血

流量)研究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但要認識到的是,

目前腦代謝功能成像對于快速認知活動無法做到實時成像、或者說

是快速跟蹤,只能用積分測量法將數十秒數據積分起來,以形成清

晰的圖像,最后的結果還需要采用一定的處理、分析后,才能夠得

到。 

但是,如果用時間分辨能力較好的生理功能成像法,如誘發腦電活

動(EP)結合計算機控制的斷層掃描技朮(CT)觀察人腦對多個

、復雜形狀物體刺激的反應情況,科學家發現,在人可以確認感覺

到被視目標的第100毫秒時,大腦皮層加工整體知覺的電活動較弱

,加工局部知覺的電活動較強,到第200毫秒時情況正好相反。這

與“整體優先性”之說似乎不大一致。但是由于生理功能成像法的

空間分辨率較差,科學家又難以准確地分辨出腦反應的區域。 

由此可見,只有腦代謝功能與生理成像功能結合起來應用,才能得

到空間和時間分辨率都較好的結果。事實上,在多種腦認知成像技

朮應用中,為了比較各種方法所得圖像之間的關系,必須進行多種

比例性立體變換,這不僅要以解剖學定位標志為標准,還要用多種

腦數據參數進行線性或非線性的變換,技朮難度極大。 

任辛科所作的實驗,如果用認知神經科學方法來分析,恐怕不僅現

有觀測技朮的性能難以達到要求,而且沒有現成的分析方法可使用

吧? 


            爭論還將繼續 

有專家指出,從自然科學或者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看,在目前,“

第六感”還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因為至今沒有任何証據表明存在

有除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以外的感覺通道。但去年底,

有消息稱,俄羅斯解剖學、生理學及心理學等學科的科學家們依據

解剖學及生理學原理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稱,人體確實

存在著除了亞里士多德列出的五種感覺以外的第六感覺,它是獨立

的肌肉運動感覺,“這是科學得出的結論,并不是有人異想天開嘩

眾取寵”。 

也有人說,心臟是人體的第六感官,只是不同于眼,耳,鼻,舌,

身那樣直接獲取信息,而是在無意中有條件地接收同類發出的生物

電波,通過產生的生理反應截獲信息。因為人體具有生物電流、生

物磁場,當人類的情感思維發生變化時,其強弱也隨之改變,由此

產生的生物電波便開始向外輻射,傳遞生物信息。如果仔細觀察人

的雙耳,耳廓和中央凸起的軟骨,跟目前通信設備中的微波天線十

分相似。正是這兩個如同天線的耳朵,將人的情感變化,傳遞給了

他(她)挂念的人。這時,被思念的對方肯定會“心動過速”。 

有些事情,人類目前所具有的能力和技朮手段,尚不足以証實或者

給出清晰、科學的解釋。“第六感”到底有沒有,還是讓時間去回

答吧。 


            原始新聞 

加拿大心理學家羅納德﹒任辛科日前在《心理學》雜志上報告說,

他通過實驗發現,某些人可能會意識到他們正在看的景象已經發生

了變化,但又不能確定到底這變化是什么。他認為,這可能是一種

新發現的、有意識的視覺模式。他把這種現象命名為“心智直觀”

(mindsight)。任辛科說:“它可能是一種預警系統”。“心智

直觀”也可能并非單獨工作,它可能是和其他一些感覺在共同發揮

作用。 


            林子說謎 

第一回太空育嬰 

自從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完成了中國人的首次太空之旅后,世

人對浩渺無邊的太空產生了無窮的興趣,甚至從太空培育的蔬菜、

棉花、煙草種子也吸引了大眾的眼球,但想像力再丰富的人,可能

也沒有想到培育一個“太空寶寶”吧! 

但是,一名英國宇航專家想到了。他在4月9日宣布,旅客十年內便

可在太空做愛,創造“太空寶寶”,但由于太空船只能在大氣層外

運行2分鐘,所以這一創造“太空寶寶”的過程也被縮短。而要享

受這極速快感的每對情侶則至少要共花12000英鎊,并且不能享有

太多私隱。 

第二回火星探險 

不過,俄羅斯人想得更遠,計划也更宏偉。4月9日,俄羅斯一家私

營公司對外公布,2009年要送6名宇航員上火星探險。這家公司宣

稱,完成這次火星探險只需400萬至500萬美元的發射費用,而不是

專家們原來預想的140億至300億美元。 

6個人,長達3年的火星旅途,能實現嗎?這家公司說,只需制造兩

個大型生活艙和溫室就可解決問題。3000噸重的探測站可沒辦法用

火箭發射,但是,俄羅斯人想到了,把飛船的部件分15次發射,然

后在太空軌道艙完成組裝。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划實在太玄了,甚至俄羅斯航天局的官員也認為

成功的几率不大,理由是預算不足,時間倉促。 

第三回發射衛星 

與外國的這些計划相比,我國的太空計划則要踏實得多。4月8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對外宣布,計划明年發射達到

國際一流水平的新一代“鑫諾二號”通信衛星。4月10日,又有消

息傳出:2005年到2009年間,中國的“哈勃”───“空間太陽望

遠鏡”將發射升空,對太陽活動進行全波段和全連續觀測。 

第四回起疑先祖 

比起對太空探索帶給我們的驚奇,法國科學家的研究更具有顛覆意

義。4月7日,法國科研中心人類學家德盧瓦松提出:人類并不是由

不會直立行走的古猿進化而來,而是由一種更古老、并早已用兩腳

走路的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這種動物才是現有靈長類動物的共同

祖先。 

德盧瓦松這一結論來源于她對人手和人腳的解剖,人腳的結構証明

它是天生用來走路,而人手的結構則和7000多萬年前的猿類動物接

近。這說明,人類與其它靈長類動物在更久遠的時代曾有共同祖先

,這類動物原本就是會直立行走的。其后隨著種群的分化,猩猩等

動物的腳退化了,并不再直立行走,而人類這一種群仍然保留了與

祖先最接近的特征,一直沒有變化。 

第五回倫敦“消失” 

無論人類的進化到底是怎樣一個過程,都和周圍的環境有關。4月1

2日,據新浪網報道英國科學家近日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變暖的

趨勢不能得到扭轉和控制的話,50年后,倫敦就會長眠于海底,消

失于地球。

編輯: 陳騫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