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部分領域有突破多個學科結碩果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2005年1月4日

本報駐美國記者 張孟軍

現在已知的五種物質形態分別是氣態、固態、液態、等離子態和玻

色—愛因斯坦凝聚態。1月28日,美科學家為物質形態再添一名新

成員———費米子凝聚態,它屬于“第六態”物質。這種新物質可

能導致產生下一代超導體,并用于發電和制造磁懸浮列車等。研究

工作的帶頭人是物理學家金秀蘭。她曾與克內爾和維曼因制成玻色

-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而榮獲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在美國

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與科羅拉多大學合作實驗室工作。 

經過45年醞釀開發,耗資7億美元的美國“引力探測器B”衛星4月

20日成功升空,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的廣義相

對論的兩項重要預測———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地球等大質量物體

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

———進行驗證。其探測結果將有助于加深對宇宙基本結構的理解

,更清楚地看到物理世界與引力理論之間的聯系。 

在考古學領域,美科學家首次發現魚類爬上陸地的實證:一塊距今

3.65億年的世界首批四足動物的臂骨化石。它可以幫助解釋遠古魚

類如何從鰭演變出肢,向陸栖動物的演化“邁”出第一步,從而證

實陸栖動物確由魚類進化而來。此外,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屬于人科

的“前人”(主要包括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發現的南方古猿)大腿骨

化石進行X光斷層掃描后認為,這類與黑猩猩一般大小的人類祖先

,早在600萬年以前就已經具備直立行走的能力,比以前認為的300

萬年提前了一倍,研究人員認為它們行走的方式與人類相似,不同

于猿類。 

另外,包括美國科學家在內的多國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

上發現已知最小人種的化石。這一名為“弗洛勒斯人”的矮小人種

可能在距今1﹒8萬年前和現代人的祖先共同在地球上生活。有專家

認為,這是過去50年間古人類學最重要的一項發現,美國《科學》

雜志將其評為2004年第二大科技突破。 

2004年,美國在天文學方面也碩果頗豐:3月15日,加州理工學院

宣布,發現繼冥王星之后太陽系內最大的賽德娜(Sedna)天體,

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需1.05萬年,與太陽的最遠距離為1300億公里

,比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遠30億公里,相當于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900倍。其直徑為2000公里,比冥王星小300公里,是迄今已知的太

陽系中最遙遠的大天體,但目前尚不能確定該天體是否為行星。這

項新發現再次引起有關行星構成條件的爭論。 

哈勃太空望遠鏡仍在繼續建功立業,它在銀河系可能已發現100顆

行星,使已知太陽系外行星的數量增加近一倍,達到約230顆。該

發現支持了在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幾乎每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都有

行星繞其旋轉的理論。這項成果有可能成為自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

星后,在發現新行星領域所獲得的最重要進展。 

美國天文學家還與英國同行一起借助“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

進行觀測,發現宇宙大概在60億年前從減速膨脹轉而開始加速膨脹

。這意味著,觀測星系團發出的X射線有望成為探測和研究暗能量

的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它不僅可以用來對其他方法進行補充和獨

立驗證,而且找到的證據也更加直接。 

另外,這兩國天文學家8月4日在“皇家天文學會每月通告”中稱,

盡管目前已發現至少120個擁有行星的恆星系統,但太陽系可能是

其中最獨特的。這些已探知的太陽系外行星都是巨型行星,它們都

因與恆星的距離太近,無法演變成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如果確實如

此,在整個宇宙中,像地球一樣的類地行星將十分罕見。 

在地質學領域,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先在相當于5萬至11萬個標準大

氣壓下壓縮水、氧化鐵和方解石,再將這些混合物加熱到1500攝氏

度。結果在反應產物中發現了甲烷氣體。由于該實驗條件模擬地幔

中的環境,從而表明地幔中可產生甲烷,證實非生物在自然條件下

也可形成礦物燃料,地球深處可能蘊藏著豐富的能源。 

美國華盛頓大學則提出一種全新的宇宙飛船推進艙概念:在地球軌

道上建一個能產生高能磁化等離子束的空間站平臺,發出的高能磁

化等離子束與飛船上的磁性飛行器相互作用,推動飛船以更高速度

進入太空,從而實現人類長期在太空停留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