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 沒水?  新研究加深火星爭議

來源:東森新聞

2005年12月22日


NASA火星探測船機會號在火星子午高原附
近拍攝的「船長岩」表面。(圖/美聯社)

記者周永旭/編譯 

兩項新研究正對所謂火星表面一度鹹水充斥的說法提出挑戰。這兩

項最新的研究主張,美國航太總署火星探測器「機會號」在火星地

表所發現的外露岩層脈理,並不能證明其曾遭水流沖刷,而有可能

是爆發的火山灰或隕石撞擊所致。 

發佈在22日出刊的「自然」期刊上的這兩項研究,對於遠古時代火

星環境是否有可能帶來生命採取悲觀的看法。依據研究的描述,火

星的地表活動劇烈且十分乾旱,與原先航太總署科學家根據「機會

號」和其姊妹船「精神號」的發現所作的解釋大相逕庭。 

在2004年,六輪的「機會號」利用降落傘成功在火星著陸,三周後

「精神號」也登陸在火星另一面。在火星的子午平原上,「機會號

」檢視石塊與礦物進行地質分析,經過兩個月的勘查後,科學家宣

佈他們從取得的化學成份和地質線索研判,火星上曾存有液態水。

科學家認為,這些岩石中的沈積物是來自於水流和風力。 

不過,分析同樣的資料後,「自然」期刊刊出的最新研究卻得出迥

然不同的結論。科羅拉多大學地質化學家麥柯隆說,岩石中的沉積

物似乎是來自於和火山灰產生反應的小股酸性水及二氧化硫氣體。

他不願意說明火星漫遊者科學團隊的解釋是否有誤,只強調他們的

解釋「比較不可能」。 

在另一篇論文中,亞歷桑納州立大學地質學家克瑙斯則又提出另一

種解釋。他說,「機會號」所探查的岩石其模式顯示,沉積物是來

自於一次隕石撞擊後,驟然釋出的岩石破片、鹽與硫化物。 

航太總署火星研究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康乃爾大學教授史奎瑞斯說

。他的團隊堅持原來的解釋。他說,「機會號」還檢視了其它的岩

層,其結果證實了火星一度是溫暖且潮濕。 

以太陽能為動力「機會號」和「精神號」原本設計只能運作三個月

,不過,這兩艘探測器目前狀況仍然十分好,還在執行任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