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在生死邊緣能看到什麼

來源:北京新浪網

2006年9月5日

在生死邊緣徘徊時,人能“看”到什麼呢?有人說能看到奇怪的現

象,有人說純屬無稽之談,而一項名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正在為

我們揭開死亡的神祕面紗。8月27日,《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最

早提出“瀕死體驗”一詞的美國心理學家雷蒙﹒穆迪博士。穆迪教

授1975年就開始從事“瀕死體驗”研究,他將心臟停跳或瀕臨死亡

的人所經歷的各種神奇體驗稱為“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簡稱NDE)。  


這是個謎一般的探索

在美國波士頓生活的帕馬拉30多歲時被查出患有腦神經瘤,必須切

除,但多家醫院都拒絕為她做手術,理由是手術風險太大。最後,

亞利桑那州一家醫院決定為帕馬拉進行手術。醫生把帕馬拉放在可

以旋轉的病床上,將她的體溫降低,再使其心臟停跳,然後轉動病

床讓她頭朝下,導出血液,最後打開腦部切除腦瘤。縫合腦部後,

醫生將血液注回帕馬拉體內,恢復她的體溫,然後電擊使其心臟恢

復跳動。帕馬拉經歷了臨床死亡後又被“帶回人間”。但當帕馬拉

睜開眼睛說話時,竟能准確敘述一些手術場景,比如醫生討論如何

切除腦瘤,甚至用什麼樣的手術工具。醫生們認為,帕馬拉所經歷


的正是一次“瀕死體驗”。

穆迪教授說,全世界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人經歷過“瀕死體驗”,美

國每年有1500萬人有這種經歷。而我國也有“瀕死體驗”研究。天

津安定醫院前院長馮志穎教授就是國內對“瀕死體驗”進行系統研

究的專家之一。馮教授研究的對象是唐山大地震中的100位幸存者

。研究對象張先生這樣描述:“當時,我被壓在房屋縫隙里,暈了

過去,過了一段時間醒了……周圍沒人,我一直往前跑。這時,我

看見一個很大的黑洞,就鑽了進去。這是一條黑暗的隧道,走了好

久,隧道盡頭出現了強光,但并不刺眼,我心里感覺很幸福……”

而翟女士則講述了另外的感覺:“我的意識似乎漸漸脫離了身體,

因為我竟然能看到自己……我開始回憶以前的事,從上學一直到談

戀愛,平時根本記不起來的事忽然都想起來了。”這些聽起來很玄

的事情是幻覺嗎?


過往經歷和瀕死有關

穆迪教授強調,千萬不要單純地認為有宗教信仰的人才會出現“瀕

死體驗”。盡管東西方在宗教和文化傳統上差異很大,但有“瀕死

體驗”的人感覺大多是相同的,很多人看到辭世多年的或尚在人間

的親友,有身體上升的描述,或一生經歷回溯。研究也顯示,近半

數的人感覺意識脫離了軀體﹔約1/3的人有通過隧道的感受﹔約1

/4的人稱,當時身體好像不是自己的,周圍一片漆黑。“瀕死體

驗”確實神奇,但不是迷信,聽了更不要害怕。

馮教授說,在國內外的研究中,最常見的一種“瀕死體驗”也稱“

隧道體驗”,有這種經驗的人大多感覺自己仿佛進入了一條黑暗的

隧道或掉進了一個深淵,在盡頭通常能看到奇異的光亮。研究認為

,這可能是人處於危險時對出生感受的一種還原。嬰兒出生前經過

母親的產道,那就像個黑暗的通道,出生的瞬間能感受到光明,就

像隧道盡頭出現的光亮。但也有科學家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

,人出生前或剛出生不久沒有記憶。而對於翟女士的回憶,有人說

只是大腦缺氧產生的幻覺,而“瀕死體驗”研究認為,那是一種自

我保護。


瀕死體驗研究有什麼用

雖然“瀕死體驗”研究時間不長,但已引起各方的關注。1978年,

國際瀕死體驗研究聯合會成立,不斷匯集各種信息和資源為研究者

提供交流平台。目前,“瀕死體驗”在科學研究領域尚未單獨分支

,研究方法一般是訪談。

雖然“瀕死體驗”研究還處在建立概念系統的階段,是未解之謎,

但對醫學臨床的意義還是很大的。穆迪教授說,一些經歷了“瀕死

體驗”的人,性情發生了巨大轉變,變得平和熱心了,這對治療頗

有幫助。30年來,該研究吸引了不少神經學、心理學等專家。馮教

授表示,在社會醫學和精神病學臨床中,將“瀕死體驗”用於救災

,幫助那些遇到重大身體創傷的人保存能量,通過言語描述,讓剛

剛脫險的人從心理上恢復平靜。而在臨終關懷方面,“瀕死研究”

可以安撫那些即將面臨死亡的人,讓他們平和地對待死亡。對於企

圖輕生的人,可以利用“瀕死體驗”引導他們擺脫厭世的情緒。一

位匿名曾遭遇嚴重車禍的人說,死亡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他告

訴醫生,昏迷時他看到家人為他痛苦不堪,他更要珍惜生命。而一

名企圖自殺的女子則被“黑洞之光”感動,最終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

人們對於死亡的探索就像對於生命的探索一樣可貴。孔子說:“未

知生,焉知死?”而“瀕死體驗”這一神祕現象似乎向我們傳達了

另一個信息:未知死,焉知生?▲本報記者 田 野 陸芳菲

《生命時報》 ( 2006-09-05 第2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