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棍 最真實的UFO檔案

來源:重慶晨報

2007年1月3日


1958年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到的飛棍「Rods」,中文譯為「飛棍」,

它是一種神秘的物體,在人們眼裡來無影去無蹤。有人說它是一種昆

蟲,它卻擁有160公里的飛行時速,這足以讓任何飛行生物望塵莫及

;說它是一種飛行器,它卻擁有撲動的翅膀和驚人的智能———沒有

任何飛行器可以與之抗衡。 

UFO,即「幽浮」,所有不明飛行物的代名詞。而飛棍恐怕是所有幽

浮中,我們唯一可以判斷為真實存在的。儘管,我們到現在還無法得

知它的準確身份。 


一次意外的發現 

2002年秋,北京西南70公里的雲居寺風景區迎來了一年中最美麗的季

節,一家影視公司的編導正在拍攝紀錄片,就是這次尋常的拍攝,使

得一個令人驚異的發現開始進入國人的視野。 

編導張赫賓回憶說,他發現一些閃亮的物體從拍攝的畫面上飛來飛去

的,就開始對這些東西發生了興趣———這到底是什麼呢,它不斷閃

爍著,速度非常之快,只能在每畫格的畫面上才能看清楚。 

他是在編輯一個畫面時偶然發現的,當他重新搜索自己所拍攝的全部

素材時,結果令人吃驚:那個神秘的東西在其它很多畫面裡也留下了

蹤跡,張赫賓意識到,在自己拍攝時,那個神秘的東西幾乎始終在他

身邊,而自己竟對此渾然不知。一陣不安過後,他開始仔細察看那位

神秘的不速之客。張赫賓介紹說,從畫面上看這是一個長條形,而且

帶著翅膀,它不是一般的鳥的翅膀,是個三角形,而且突然會變成兩

對翅膀甚至三對。 

根據他的說法,這種東西擁有三對翅膀。究竟什麼生物會擁有三對翅

膀呢?在自然界中,無論是鳥類還是昆蟲,它們身上最多有兩對翅膀

。有人認為,昆蟲翅膀的進化在數量上呈現出越來越少的特點,這可

以從許多有翅類昆蟲已經退化的第二對翅膀可以看出,假如這樣的話

,在遠古的時候昆蟲身上是可能出現三對翅膀的,正是由於多對翅膀

不利於飛行中的平衡和轉向,才使得昆蟲的翅膀在逐漸減少。張赫賓

所拍攝到的那個有三對翅膀的東西,會不會是一種從遠古一直存活到

今天的生物呢? 

無獨有偶,就在張赫賓發現那個神秘東西的兩年後,來自珠海市第一

中學的物理老師王琳,在北京故宮裡也拍攝到了同樣神秘的物體。儘

管這段視訊是經過壓縮的影像,但人們仍然能夠清晰地看出那個物體

的輪廓。這是一個白色的、有三對對稱的翅膀、像昆蟲一樣的物體,

在不斷轉彎飛行的過程。 

北京天文館的館長朱進經過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飛蟲。「飛蛾、蒼蠅

等蟲子飛行時其軌跡是很不規則的,當它們經過鏡頭的瞬間,相對運

動使其顯得速度極快。至於長棍狀是因為處理過程變形所致或攝像速

度與飛行速度相互作用的結果。」 

根據北京市UFO協會的初步觀察,結論是:這種不明的飛行物體只是

自然界中的一種昆蟲。 


無所不在的飛棍 

朱斯在所拍攝的錄影帶上,發現有些不尋常的東西飛過天空。最初朱

斯以為可能是飛鳥,但隨著一遍遍地重放那段影片,他開始對自己的

想法產生了懷疑。 

朱斯發現的這些東西與張赫賓和王琳後來所拍攝到的物體十分接近,

它是圓柱狀的物體,飛行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不是借助攝影機所拍攝

的畫面,人們的肉眼根本看不見。 

由於這種物體的形狀像一根棍子,朱斯就將它命名為「Rods」,即「

飛棍」。 

朱斯起初以為是鳥,或者是小蟲子,因為旁邊有很多鳥和飛蟲飛來飛

去。後來仔細分析這些畫面時發現,在拍攝時的快門為1/2000fps(

畫格/秒)的速度下,可以清楚地看見飛蟲與飛棍的區別。於是朱斯

意識到,這是件不尋常的事,是一種未知的生物。 

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朱斯開始求教於科學家們,儘管他用攝影機捕

捉到了飛棍,但由於目前尚未有人找到飛棍的活體或屍體,人們對於

它的身體構造、它的繁殖和成長一無所知,科學家們對於這種物體也

無法得出進一步的解釋。 

至今,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物種仍舊還是個謎,估計全世界僅昆蟲就可

能超過3000萬種。因此儘管一些科學家無法解釋飛棍究竟是什麼物種

,但人們卻不能排除飛棍是一種人類未知的昆蟲。 

此後朱斯陸續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錄影帶,它們是由一些不明飛行物

愛好者所拍攝到的。這些錄影帶除了美國以外,還有墨西哥、加拿大

、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大陸的一些國家。經過仔細地歸納分析,朱斯

等人發現,飛棍幾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天空、大海,還是樹叢、室內

都曾經出現它的身影;此外,飛棍身長相差很大,從各地拍攝到的畫

面來看,它的長度從10厘米到30多米不等。 

更令人震驚的是,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有人拍攝到了這種物體。

1958年,美國人詹姆斯出了一本書,裡面都是他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

的畫面,有張照片是詹姆斯1958年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的,朱斯用後

來拍攝的飛棍的畫面和它作一比對,用電腦技術得到了它們的負片,

並進行了其它技術處理,它們看上去是完全相同的!「我們還不知道

畫面中的不明物體到底是什麼,但是現在可以確定,它們早在1958年

就存在了。我們還發現,凡是有飛碟活動的地方就能發現Rods,凡是

發現了Rods的地方也有飛碟活動。UFO還是一個謎,Rods也是。Rods

究竟是什麼?它們到底在做什麼?它們為什麼在空中不停地盤旋飛舞

?」朱斯說。 

1994年,朱斯收到了一盤來自墨西哥的錄影帶,它可以說是所有拍攝

飛棍的經典之作。畫面的拍攝地點是在墨西哥的一個山谷。這個山谷

深1500米,洞口直徑50米,每年這個山谷都聚集了一些特技跳傘的愛

好者,馬克•李奇則專門負責拍攝那些運動員漂亮的特技動作。就是

在那裡,他發現自己也拍攝到了飛棍。 

馬克在拍攝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些物體,但當時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鳥,

因為這個山谷裡有成千上萬的鳥。幾周以後,他重看當時拍的片子,

發現它們不是鳥,也不像他知道的任何昆蟲。 

通過馬克拍攝到的畫面,人們可以清楚地辨別出飛棍與燕子以及昆蟲

之間的區別。而在其中的一組畫面裡,甚至可以看見飛棍在刻意避開

跳傘者,避免與他們接觸,這一點極其重要,因為它說明了飛棍是有

智力的。 


太多未解的謎 

在世界上眾多拍攝到飛棍的錄影帶中,一盤來自瑞典的資料顯得格外

重要。它為鑒別飛棍究竟是不是昆蟲提供了最為直接的證據。 

1990年,職業攝影師托姆在瑞典的桑德維爾拍攝到了一組畫面,畫面

拍攝的是瑞典軍隊使用的一種坦克,它3秒鐘可以開炮8次,在畫面中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彈殼運動的軌跡:彈殼還未著地,飛棍就已經從

畫面的一端飛到了另一端。根據當時畫面的寬度,朱斯推測出飛棍的

運動速度至少在每小時160公里。 

每小時160公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昆蟲學家經過多年的研

究表明,昆蟲的飛行速度是相當可觀的,在目前已知的昆蟲中,飛行

最快的是天蛾,最高時速可達53.6公里。但飛棍卻達到了160公里,

是天蛾的3倍。就目前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中的昆蟲無法達到這種速

度。而鳥類中飛行最快的是蜂鳥,它的時速最高可以達到113公里,

而這也無法與飛棍相比。 

在墨西哥的山谷中,飛棍有意避開跳傘者,這證明飛棍是有智力的,

而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可以讓我們把飛棍從飛行的鳥類和昆蟲中

排除出來,那飛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體呢?它會是一種人工製造

的高智能飛行器嗎?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推理,假設它是一種飛行器的話,那麼它的身

體結構又是什麼呢?幸運的是,美國一位攝影愛好者,為我們拍攝到

了較為清晰的飛棍外部形態。從這些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飛棍身

上那些像翅膀一樣的東西就像是魚類的鰭,它讓我們想起了鬼刀魚,

這種魚原產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和普通的魚不同,它們的軀體十

分僵硬,靠鰭的波動來保持平衡。這種魚的鰭高度發達,可以向前也

可以向後運動。 

朱斯根據那些照片,用動畫的形式模擬了飛棍的飛行特徵:在飛行中

,飛棍的軀體僵硬,完全靠它身上的翼的劇烈振動來使自己的身體飛

行。 

顯然,飛棍的飛行方式與目前我們人類所有的飛行器是完全不相同的

。人類從誕生以來開始就渴望飛行,經過漫長的探索,在上世紀初人

們終於發明了飛行器,它們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飛行的理想。但是到目

前為止,人類所有的飛行器都是固定翼和旋轉翼,它們是靠渦輪或者

噴氣來使飛行器升空、飛行。這與自然界中的鳥類和昆蟲不同,它們

是靠自己翅膀撲動所產生的動力來實現飛行。 

人類也曾經夢想著製造類似於鳥一樣的撲翼類飛行器。早在歐洲文藝

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畫家達•芬奇就已經繪製出撲翼類飛行器的

草稿圖。但是,他的夢想也就僅僅限於圖紙。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發明出一種撲翼類的實驗飛行器,但它還很

不成熟,不能像鳥類與昆蟲一樣,在空中自由的翱翔,更不能與飛棍

那樣轉瞬即逝的速度相比。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飛棍不太可能是

一種人類製造的撲翼類的飛行器。 

飛棍如果是自然界中一種生物的話,那麼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都沒有

人發現它的活體或是屍體呢?另外,飛棍的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160

公里,而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達到這種速度。如果自然

界中確實存在這種生物的話,那麼電影膠片早在110年前就已經出現

,照相技術則更早,為什麼我們在電影膠片和照片中,都沒有找到關

于飛棍的記錄?只有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在攝影機拍攝到的畫面

中,才能見到飛棍的身影。 

如果飛棍是一種飛行器,它在無人操縱的條件下,卻能自由規避前方

障礙物,這又將怎樣解釋呢?在我們人類所有發明出來的飛行器中,

從來沒有一個如此小的飛行器能擁有如此之高的智能。 

究竟是什麼人發明了它們?它們受誰控制?它們會不會是一種來自外

太空的高智能飛行器呢……至今,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關于飛棍令人

信服的解釋。整理/楊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