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自由電子報
2008年2月10日
編譯陳成良/特稿 好萊塢電影「接觸未來」片中女主角守望著偵測儀器,監聽任何可能 是外星人的訊號。這個計畫並非虛構,數十年來科學家都沒有中斷尋 找外星生命的努力。然而,若有一天外星人真的來敲門,人類做好因 應準備了嗎?有沒有可能因此惹來地滅天絕的浩劫? 在一個充滿戰爭、飢餓與疾病威脅的世界中,「外星人可能侵略地球 」或許不被多數國家視為當務之急。不過英國泰晤士報指出,在太空 探測科技日益精進之際,該不該積極搜尋外星智慧生物,已在天文學 界引發激辯。 為抗議有關前述問題的公共討論付之闕如,兩位資深科學家已宣布退 出一個國際菁英研究團隊。其中曾任職美國航太總署的白金漢博士警 告說:「我們想和其他文明取得聯繫,卻對它們的目的、實力或意圖 一無所知。」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無線天文觀測科技的進展,以及大量民間資金挹 注,已使「尋找外星智慧」(SETI)的相關計畫產生質變。 去年10月,天文學家在美國加州啟動了「艾倫望遠鏡陣列」(ATA) ,期能進一步捕捉外星智慧生命發出的無線電波。ATA是加州大學柏 克萊分校無線天文台和美國SETI研究所的共同項目,由微軟共同創辦 人保羅.艾倫出資2500萬美元贊助。 艾倫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這個陣列收到一個訊號,就足以令人驚 奇,這可是能改寫文明的大事。」不過,批評人士指出,傾聽來自外 太空的訊號,與積極搜索外星生物,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然而,目 前天文學界的研究方向卻有朝後者傾斜的趨勢。 這再度引發一些無人能回答的問題:若得到外星文明回應,誰能代表 地球發言?是否可能因此引來「世界末日」危機?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卓若爾岸(Jodrell Bank)天文台創辦人洛威爾爵士就曾提醒世人說, 認為所有外星生物都會對地球友善,是一廂情願的「錯誤假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