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研究/月球方舟 地球文明最後聖地

來源:自由電子報

2008年3月10日


月球方舟方舟想像圖

〔編譯陳泓達/綜合報導〕繼挪威「末日種子庫」正式啟用後,科學

家主張,一旦地球遭遇太空星體碰撞、核子大戰或其他致命性災難,

月球將可作為重建文明的避難所,故應積極開發貯存人類生命、作物

、科技和歷史資料的「月球方舟」(lunar ark,見下圖,NASA

想像圖,取自網路)。換言之,如果有一天,人類文明在地球上消失

,唯一的救贖將來自外太空。

在上個月於法國史特拉斯堡舉行的一場會議上,討論了這類建立月球

方舟的計畫,基本構想是將諸如去氧核糖核酸(DNA)序列和金屬

冶煉或種植作物等資料載入硬碟,將其置放於一個建於月球地表下的

資料庫中,再透過傳輸裝置將資料傳回地球。若地球已無堪用的接收

器,月球方舟將會持續傳回資料,直到新的接收器架設成功為止。

資料庫建立後,初期將由機器人負責運作,並透過無線電傳輸與地球

聯繫。接著擴大資料庫的內容,納入微生物、動物胚胎和植物種子等

自然物質,甚至加入博物館過剩收藏之類的文化遺跡。本世紀結束前

,科學家還希望在月球上建立有人太空站。

10年內 歐洲太空總署試種鬱金香

科學家希望最晚能在二○二○年前,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座實驗資料庫

,並持續運作三十年,完整的資料庫則可望在二○三五年前建立。歐

洲太空總署(ESA)科學家希望未來十年能在月球上試種鬱金香,

作為探索生物能否在月球上存活的第一步。ESA研究部首席科學家

傅萬認為,鬱金香或廣泛用於研究的阿拉伯芥可能在二○一二年或二

○一五年培植成功。

由美國知名科學家組成的「拯救文明聯盟」(ARC)認為,萬一地

球遭遇小行星撞擊或發生核子大戰,將無人可保證這些地球上的「末

日種子庫」或「基因銀行」完好無缺。ARC發起人之一、美國紐約

大學生物化學家夏皮洛指出,萬一地球發生毀滅性災難,月球方舟儲

存的備份資料將可還原已消失的科技、藝術、農牧業和人類歷史,甚

至讓人類重返地球。

參與末日後研究的法國國際太空大學講師恩格爾指出,在月球建立人

類文明資料庫實際上是次選方案,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天文學家國際

網絡,對可能威脅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進行太空掃描監控;一個可阻

止太空星體衝撞地球的全球策略小組;以及可執行前述任務的新一代

太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