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探索
2008年6月30日
木衛四的外殼爆炸後會產生大量危險的彗星
持續的彗星撞擊可在地球上誘發“核冬天”效應
據國外媒體報道,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物理技術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霍華德·德羅貝舍夫斯基日前宣稱,木星的一顆衛星--木衛四的冰 質外殼有可能會發生猛烈爆炸,由此產生的巨大碎片會降落到地球上 並引發與所謂的“核冬天”效應相似的後果,造成生物的大滅絕。 德羅貝舍夫斯基認為,木星和土星的許多衛星的冰質外殼歷史上都曾 發生過爆炸。 他指出:“在木星和土星周圍的衛星中,有許多都曾被厚厚的冰殼所 覆蓋。而這些並不潔凈的冰均具有導電性,且電流會沿著磁場不斷地 運動。在電流的作用下,會發生冰的電解現象--其產物主要是氧氣 和氫氣。當冰中匯聚的氧氣和氫氣的濃度積累到15%-20%時,便會 時冰殼演化為一顆隨時可能會爆炸的‘炸彈’。而可能充當雷管引爆 這些衛星外殼的則是經常造訪它們的隕石。隨著時間的退役,那些被 冰層包裹的衛星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德羅貝舍夫斯基強調說,最近一次這類爆炸發生的時間距離我們並不 遙遠。他認為,在大約一萬年前,包裹在土衛六外部的冰殼便曾發生 過猛烈的爆炸。不過,土衛六距離地球比較遙遠,而木衛四不但距離 我們相對較近,而且其外部古老的冰質外殼還從未發生過爆炸。 也就是說,在木衛四的冰殼中可能聚集著濃度很高的氫氣和氧氣。一 旦其發生爆炸,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將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德羅貝舍夫斯基表示:“土衛六距離我們很遙遠,而木衛四則距離我 們較近,一旦後者發生爆炸,將會在地球上誘發一場類似‘核冬天’ 那樣的災難後果。” 他解釋說,木衛四的外殼爆炸後會產生大量的碎片。其中有一部分會 沿木星的運行軌道散播開來,最終將演變為公轉周期較短的彗星。 據他估算,在木衛四的外殼發生爆炸後,每年都至少會有一顆因此形 成的彗星撞向地球表面。而這種彗星撞擊的威力大約相當于10億噸的 TNT炸藥。 由于木衛四所蘊含的巨大危險性,德羅貝舍夫斯基認為,應該在盡可 能短的時間內展開對其的探測活動,以便在探明危險程度後,能及時 地採取預防措施。 所謂“核冬天”,是設定在一場大規模的全面的核戰爭中,由于核彈 的爆炸在短時間內所產生的數百億噸塵埃和煙雲把地球團團地籠罩起 來,隔斷陽光照射,引起內陸和海洋氣溫驟降,造成長達數月甚至數 年不見天日的黑暗和極度嚴寒,這種惡劣的氣候條件使植物的光合作 用中斷,導致各種動物、植物的死亡和枯萎,其中也包括人類,地球 將再現恐龍滅絕的自然景觀。這就是核冬天的理論推斷。(伊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