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新浪網
2009年3月7日
金黔在線訊貴陽有個醫生,除了行醫,業余時間竟幹起研究碟形飛行 器的活兒。3年前,第一次試飛失敗後,經過技術改造和革新,目前 他已經成立了公司,還在全國招聘了4名專業技術人員,計劃今年9月 份將再次試飛,又一次向自己的飛天夢發起衝刺。 3月7日,記者在貴陽市金陽新區紅街見到這位醫生葉應偉。葉應偉說 ,他對飛碟的研究是從11年前開始的。1994年冬天,受研究哥德巴赫 猜想的岳父的影響,他去圖書館查閱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資料。無意 間,他發現了同樣為世界經典數學難題之一的蜂窩原理。該原理稱, 蜂窩是自然力中最有效的勞動傑作,它採用最少的蜂蠟,卻建成最優 美的建築。 葉應偉頓時對這個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決定設法去証實這個原 理。在証明蜂窩原理的過程中,葉應偉在不經意間將蜂窩原理與UFO 聯系起來。他通過研究UFO的一些現象後發現,UFO與蜂窩有著相似 之處。從此以後,葉應偉又開始對UFO進行研究,並搜集了盡可能多 的相關資料,最終決定研制飛碟形飛行器。一切從零開始,葉應偉跨 出了艱難的一步:從對光的反射研究、圓的研究,再到後來專利技術 的發明,以及飛碟形飛行器的雛形出爐。 但在3年前,他的UFO首次試飛卻以失敗告終。葉應偉在總結了第一次 試飛失敗的原因:在平衡問題、飛行器自轉問題、動力系統問題過不 了關。這3年來,他查閱了無數的資料,他說,目前,困擾他的這3大 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度。”去年,他在工商部門辦理了相關手續 ,成立了公司,專門對碟形飛行器的設計和碟形飛行器硬件設備的開 發。 目前,他通過網上在全國招聘了4名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據了解, 這4名技術人員,一人是從事殲擊機發動機葉片的高級工程師,另3人 分別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氣里學專業、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和北京理工大學。 目前,葉應偉專門在金陽購置了一間80多平方米的門面及電腦等,作 為他的飛碟形飛行器研發和制造基地。葉應偉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 有這麼多人的智慧,他相信,今年9月份的試飛能夠取得成功。他的 理想是,研發成功後,將產品應用于民用、軍事和急救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