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飛碟都是圓圓扁扁狀?

來源:TUFOS

2009年5月3日

飛碟,一個最神秘的航具,也是一直困擾著人類的不解謎物。它飄忽

來、飄忽去,不留痕跡的神秘行徑,加上它出現時的各種獨特功能,

不僅讓人懷疑它是否為另一文明的產物。也由於它的出現,開啟了人

類與外星智慧文明接觸的憧憬。

暫不論到底是否真有外星人操縱的飛碟存在,就整個宇宙空間與星際

交通的考量,以至星球地表的勘察功能上,我們可以來探討飛碟可能

的外形特徵與動力原理。

有很多人問:「為什麼飛碟都是圓圓扁扁狀?而且以碟盤狀者居多?

」這個問題一語道破了飛碟“外形特徵”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這個角

度來切入探討飛碟的功能性與動力原理。當然,根據目擊飛碟的外形

還有很多種,就像飛機一樣,也有各種式樣。而且其外形與動力方式

,必定依其飛行環境與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差別。

因此,回答以上問題可推測以下幾點原因:飛碟的動力方式,有別於

一般飛機的單向推進方式,而是萬向推進方式,因此航具本身無需分

"頭"與"尾"之別,最佳的外形應為圓球形,才能四面八方、上下左右

任意飛行,但考慮此航具需在大氣層內,甚至在地表面飛行,需考慮

大氣阻力及星球重力問題,因此採流線形設計,因而犧牲"上"與"下"

方向的高速能力,所以使用扁平外形以維持在大氣中的靈活性,又為

了在地表登陸時有更好的穩定性,因此底盤比頂部較為平坦以便能停

放地面,因此,較佳的外形自然採用碟盤狀。也是因為此形較適合進

入地表飛行,所以被人目擊的機會自然為高。而其他型式的飛碟可能

大多在高空或大氣層外出現,不容易被人發現。(作者:劉紹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