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並非生命必需物質 "地外生命"或大量存在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09年5月4日


水並非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來源:騰訊科技 范堯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日前有天文學家宣佈,地球上各種生物的

生存方式,可能與宇宙中那些未知生命形態的發展和演化模式存在巨

大差異。美國國家宇航局和美國科學院新近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

出,由於各行星的特性和環境都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其上所謂“生命

”的概念和維持它們生存的必要條件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參與制定這份報告的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約翰·巴羅斯表示:“我

們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生命的形態可能與地球上的存在根本上的差

異。” 

專家們還強調稱,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還未在地球之外發現任何生命形

態,甚至就連許多有關不明飛行物的報道也無法用來證實確有地外生

命存在。 

專家們表示,地球上的生命事實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它們的存

在均遵循著相同的法則。美國科學家在報告中指出:“在鯨、駱駝和

人類的DNA中均記錄有相同的資訊。除此之外,在維持地球上生命存

在的化學反應中均有碳的參與。” 

在大約10億年前,鯨和駱駝都曾擁有共同的祖先。甚至就連人類也是

地球上首批生物的後代。 

巴羅斯表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被共同祖先留下的遺產連接在一起

,從一方面講,這是進化和自然的最大成就;而從另一方面講,這種

情況又有可能阻礙對地外生命形態的尋找。” 

他指出:“首先必須明白,我們到底要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太陽系

外的行星上尋找什麼。目前,搜尋生命的行動主要集中在那些與地球

相似的行星上。雖然這些天體對於人們來說要更熟悉一些,但這並不

是說,在那些與地球並不相似的行星上就沒有生命存在。” 

在NASA公佈的這份最新報告中共集中了11位各領域科學家的觀點。

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為——嘗試建立一個全面的有關生命含義的概念

,並在研究星系的過程中運用這一概念。 

例如,那些有關任何生命的存在都離不開水的觀點就有可能限制在火

星這類的行星上尋找生命的行動。此外,最新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表明

,對於生物來說,水並非不可或缺的條件,液態的甲烷、乙烷或氨均

有可能成為水的替代品,而這類物質存在於許多行星上,例如,在土

星的衛星——泰坦星上便流淌著由氨構成的河流。更有甚者,在某些

比較溫暖的行星上,大量的硫酸也有可能發揮水那樣的作用。 

科學家們最後得出結論稱,最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的天體是那些包含有

足夠的輕質化學元素(如氫、碳、氧、磷或硫)的行星。正是這些元素

常常構成著複雜有機分子存在的基礎。 

天文學家們表示,任何一項發現都無法與發現地外生命形態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NASA也指出,只有當人取代機器人,成為星際飛行的

主體後,尋找地外生命的活動才會變得最為有效,而這一局面至少要

在50年後才能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