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洞遺址 找到2萬年火塘

來源:聯合報

2009年7月24日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五月十二日率領考古團隊,

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發現兩處舊石器時代(距今約二萬年前

)鑽木燧火取暖或煮食所遺留的火塘。臧振華說,這是國內考古學界

非常重要的發現。

隨同考古研究團隊,還有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與中研院史語研究所

副研究員李匡悌;火塘就在海拔一三八公尺的崑崙洞及海拔一百廿公

尺的潮辰洞裡被發現。

採集到的豐富碳素樣本,經送美國進行年代測定,都在兩萬年以上,

其中崑崙洞甚至達兩萬五千年前。

台東縣政府去年九月委託臧振華、陳文山、李匡悌對八仙洞遺址,進

行一年的調查研究,日前完成期末研究報告,除發現八仙洞早在兩萬

年前就有人穴居外,也發現七處新洞穴,使得八仙洞洞穴增加到廿四

個。

八仙洞遺址是國內重要舊石器時代遺址,民國五十七、八年間,台大

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就在乾元洞發掘到史前文化遺址,經碳十四鑑定

,僅測得「大於一萬五千年」。

縣政府表示,相隔四十年後,臧振華所率領研究團隊不僅為這個謎題

找到答案,也證實台灣早在兩萬年前就已出現人類文化,對台灣的人

類史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