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育廣播電台
2009年8月10日
由國科會主辦的「2009科學季:仰觀蒼穹四百年」特展,即日起到9 月13號在中正紀念堂第2、3展廳和一樓藝廊盛大舉行,透過多媒體的 科技技術,除了將展場營造為立體浩瀚的美麗宇宙空間,還展出包括 土星之謎的3D立體電影,以及探索彗星撞擊為地球帶來海洋等尖端研 究的課題,希望讓民眾來瞭解宇宙的奧秘。 今年適逢國科會成立屆滿50週年和伽利略運用天文望遠鏡仰觀宇宙四 百年,為了推廣科普教育,國科會即日起舉辦「2009科學季:仰觀蒼 穹四百年」特展,國科會副主委張文昌表示,展覽在數十多部投影機 、大螢幕和3D立體電視等多項多媒體高科技技術的結合運用下,不僅 相當的豐富精彩,而且更在週休假日,邀請來自夏威夷、澳洲、奧地 利的天文專家和國內學者,將與民眾分享有關全球最新的天文科學知 識。 這次展覽當一進入展場,主要是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讓參觀民眾彷彿 是搭著太空船,穿梭宇宙間的星雲和太陽系的各行星,來到美麗的地 球,然後再藉由尖端科技高畫質的投影機,可以看到四周色彩繽紛的 宇宙壯麗星空。台大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指出,特展包括有彗 星撞擊為地球帶來海洋及生命等尖端研究的課題,也有伽利略大小球 的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甚至配合即將到來的七夕情人節,展場中 設計了可以使民眾透過手機簡訊,傳達心願的大型流星牆,以及走到 哪腳下的喜鵲就到哪的七夕鵲橋等栩栩如生的影像,都讓展場增添不 少溫馨的氣氛。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也呼籲全國學生要多走出戶外探索星空,並以大自 然為教室好好學習。 |